看完《唐人街探案2》网剧版第一案《天使的旋律》,个人观感三星半(五星制),相对中规中矩,无甚意外惊喜、也不至于特别难以下咽。
视听语言的局部质感,甚至比影版第三部的“满世界胡闹当笑点”画风略微周正一些。
以下内容,简单聊聊前四集观感。
一,精神病院模块、氛围感和实质的两重含混
剧作启用了很经典的精神病院式终极拷问:“被疯”和“疯”之间,应如何自证?
邱泽饰演的男主林墨,为探案装疯、拿着假的精神疾病证明进入疯人院,却遭电击等“真疯人待遇”。
福柯在《疯癫与文明》讲述“被理性扭曲、展现、审判的疯癫”,文艺复兴之前疯癫被视为某种“神秘知识”的象征,而古典时期疯癫被禁闭、被解释为虚妄;直至现代精神病院,疯癫陷入失语。
各路影视剧作品以疯人院为背景的“恐怖/悬疑”路数也很常见,《唐探2》第一案,用法相对规整。
说好听一些叫工整,说难听一些叫呆板。
前两集揭开“以疯人院之名、行器官贩卖之实”的真相之前,大量依靠一惊一乍的配音、疑神疑鬼的镜头语言,渲染故事的悬疑惊悚氛围感。
换言之,前两集真正硬核本格的干货并不多,更侧重“疯人院学”的恐怖外衣氛围感渲染。
若喜欢这个路数,或许能沉醉其中;若不喜欢,则会觉得姿态大于内容实质。
故事讲述的节奏、内容桥段的干货,推理和氛围的比例等等,或许都值得商榷。
当然这也可以就是一种风格选择,选择通过视听语言来强调氛围感,掩盖文本层面的相对单薄。
剧中当然有本格推理,前两集中,比如林默通过绳子判断亡故者不是自杀、以及通过气味分辨小护士身上还有男护工的味道。此后便是林默发现尸体缺少器官,推理出一条人体器官贩卖产业链,在各路队友帮助下锁定相关人员。
“智力推理游戏”的部分略有扁平之嫌,当然也不至于特别尴尬无趣。
这一案揭晓幕后大boss,医生其实亦是病患。
患有家族遗传性精神疾病,有严重的被迫害妄想症,把精神病院当自己的王国,把各路可怜病人当自己的杀人工具。
他清醒享受着这种操控他人甚至是奴役他人的快乐。
但“他有病”的设定让故事的情感色彩有些含混:他为何要丧心病狂做这些事?一半因为他有病他被伤害(或者说他幻想被害),一半因为他享受罪恶。
前一半的病理学属性,是后一半人文批评的某种机械障碍。
就好比,绕了一大圈,绕到最后“他为啥杀人?因为他是精神病”的死循环中。
剧作在护士长儿子的悲惨往事里,试图叩问“就因为是精神病吗”的问题,结局给出平行交汇答案,对于间歇性发病的精神病人而言,在清醒时犯罪一样要承担法律后果。
从刑罚角度说,剧作回答了上述问题。
但从人心人性的角度说,依旧在“恶”的归属缘起上显得略含混。
二,凝望深渊的人成为深渊
《天使的旋律》案件中,除却始作俑者大boss之外,被裹挟的人,各有各的悲惨凄凉往事。
武力值max的老头,一度是荣耀拳击手,一身伤病退役,一把年纪打黑拳,心酸凄凉作假挨揍,不忍看小孙女凄凉目光,愤而起身畅快淋漓打了一场,结局是除小孙女之外的家人、悉数被黑拳场老板泄愤杀害,此后他一夜疯魔、如颠似狂。
名为樱花的女孩,在母亲死后被继父欺辱(母亲应该也是被害死的),愤而反抗未果,反被投进与世隔绝的精神病院,被冠上“她疯了所以她说什么都没用”的万能紧箍咒。为逃出去复仇,不惜沦为杀人工具。
老头和女孩,一个在巨大的痛苦中以“疯”来逃避世界的凌迟,一个在满腔冤屈愤怒里苟延残喘、苦求复仇。
熊黛林饰演的护士长彭西,则是多年前一桩惨案的苦主。
幼子无辜殒命,凶手连杀七人,却因为是精神病患而不必承担刑事责任。当母亲的冤仇似海、恨意凌云,于是她转到精神病院,开始寻求泄愤式私刑的机会。
一念不平恨意刺骨,余生从此都是荒凉。
老头和樱花二人,被利用被操控当黑手套、直接参与杀人;
彭西的知情程度和参与程度,似乎都没这么深。
但也依旧是大染缸中,从受害者、从苦主变成广义上的帮凶。
冤冤相报、众生皆苦;
恶魔享受操控他人人生的快乐,愚弄可怜人,将他们抛进更深的深渊。
《唐探》影版第二部的结尾,抛出一句“凝望深渊的人成为深渊”(大意),屠龙的少年成为恶龙;《唐探2》网剧版里老头、樱花甚至是彭西,都有几分“渴望公正的人,求而不得之后走上歧途”的凄凉。
樱花喋血坠楼,打斗过程的意外安排得颇为机械。
这显然是给人物安排“以死赎罪式”机械意外。一汪血污旁放着一本常常被打断阅读的书,那是她不曾拥有的另一种人生。
以机械手法炮制的死亡结局,在叙述上也是在强调人物“罪”表象属性之下的“凄凉”血色。
几个角色的创作思路都没毛病,但戏份特别常规,进度条略平淡、很难形成真正强烈的冲击力。
熊黛林嚎啕大哭时,几乎无甚代入感。反倒是耄耋老头被打倒在地,肢体的直接的伤害,幼童恐惧失望心疼的眼神,一老一少让人觉得唏嘘不忍。
老头开局拿出的照片,在后续往事揭开后有呼应,被剪掉的两个人头、对应着两位已故至亲,而活着的孙女则成了他被要挟的软肋。
疯时的“笑点”,和正常逻辑下血色的凄凉“痛点”,合而为一颇为工整。
被仇恨或痛苦所蒙蔽的人,一意孤行无限偏执,早已回头无岸、没有了身后身。
清醒或许是无尽酷刑,疯癫或许才是狂欢式的罪恶解脱。
是癫是清醒,是醉是绝望?谁又能真正说清呢。
三,小宇宙
剧作我比较喜欢的处理,是这位操控者所写的犯罪纪实体小说,被林默放在火上、被餐馆服务生端来锅压住的瞬间,不是很有仪式感的“烧毁”,没有对着火焰唏嘘惆怅的凝望,而代之以日常、无厘头又有寓意的“不重要,就是一顿狗屁柴火”的轻蔑。
小宇宙上线,各路人马出现。
王宝强属于工具型引子,肖央饰演的坤泰,大摇大摆油油腻腻出现当笑点。
唐探宇宙和隔壁《误杀》系列里,他出演太多次且角色不同,虽说演得很好,但他上线我属实有点记不清“第一部他和陈赫演啥来着”?
邱泽表现一如既往很稳,但这部里后续和她一起破案的几位,除却Kiko有比较酷的前置角色性格说明之外,几位都显得挺工具人。
有明显的功能特征,但角色性格模糊。
《消失的她》中蛇蝎美人、飒爽大女人等类型,虽然被指责“很刻板印象”,但毕竟特点清晰,网剧第一案坐一桌吃饭这几位,委实有点“为出现而出现”。
反倒是前几集四舍五入只在闪回中出现的张钧甯,存在感更强烈。
托尼贾倒是“笑点”特色很强,但笑点有点平有点尬。
当然,唐探能构建起小宇宙,自有其贡献和优势;期待后续唐探的羽翼,在保持工作化链条的同时也能更精品化吧。以上。